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缝线植入睫状体上腔引流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56例临床观察
作者:姜红霞  文章来源: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数1136  更新时间:2008/1/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摘要]:目的:缝线植入睫状体上腔引流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部分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做4mm×4mm1/3浅层巩膜瓣,再做3mm×3mm 2/3巩膜厚度的深层巩膜瓣并剪除之,距透明角膜后2mm剪除1mm×3mm后板层巩膜达睫状体上腔,从两侧巩膜断端口分别植入6-0尼龙线到睫状体上腔5-8mm,剪除暴露的睫状体上腔与角膜间约3mm×2mm的深层小梁组织,剪除相应处的虹膜根部组织,水密缝合浅层巩膜瓣, 6/0尼龙线的外露端与相应处浅层巩膜固定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31个月,64只眼术后末次平均眼压(18.50±10.29)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33.90±11.197)mmHg,差异有显著意义(t=4.078)P=0.003)。64只眼术后形成滤过泡27例29只眼(45%),其中眼压≥22mmHg者 6只眼(10%),术后有无滤过泡,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眼压差值的均值,经成组t检验法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025 P=0.973)。64只眼均未出现前房延缓形成,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缝线植入睫状体上腔引流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难治性青光眼,降眼压效果肯定,术后并发症少,管理容易,术中不需特殊材料,易于普及,有望成为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