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作者:  周静  文章来源:甘肃省金川公司职工医院内 737103  点击数1366  更新时间:2004/6/5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 方法: 对1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外路法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术中在眼球上下方相隔约 6个钟点方位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距角膜缘后缘1mm处做基底朝向角膜缘的巩膜瓣(埋藏线结),厚约1/2,大小约2mmX3mm。取带长针的10-0聚丙烯缝线,在眼球下方巩膜瓣下以近于垂直于巩膜面的角度进针,进针点在角膜缘后约1.0~1.2mm,经过虹膜后面至上方巩膜瓣下相应位置出针。当瞳孔位置不圆或不居中时,先估计好瞳孔成形后瞳孔的位置,在使缝线平分预计瞳孔位置的方向进出针。向前房内注入粘弹性物质。用镊子从切口夹出(或用人工晶体调位钩钩出)聚丙烯缝线,自中间剪断。两断端通过自身打结,分别将人工晶体两襻固定,固定位置在襻上离光学中心的最远点。做上方角膜缘切口;切口长短主要依据人工晶体直径而定,植入人工晶体,分别拉紧上下方的聚丙烯缝线,通过自身打结固定,线结位于巩膜瓣下。用10-0进口尼龙缝线缝合巩膜瓣及上方角膜缘切口。灌注抽吸法吸出前房内的粘弹性物质。匹罗卡品缩瞳。术后第一天起用抗菌素皮质激素点眼,炎症重者加结膜下或全身使用皮下质激素。药物的使用一般持续3~4周。术后1~3月复查,内容包括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内压、 角膜曲率、人工晶体情况、眼底情况。 结果 随访时间1~25 个月,平均7.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矫正,术后裸眼视力:0.1~0.4者10眼。0.5~0.9者6眼。术中并发症仅1例有少量睫状体出血,术后较多见的并发症是人工晶体的轻度倾斜。本组16 眼中,有5眼(31.2%)人工晶体倾斜,表现为尽量散大瞳孔后裂隙灯下可见人工晶体的两侧缘与虹膜平面的距离相差较大。5眼中,3眼术前虹膜与其众的残存囊膜和机化物粘连较紧,虽经纯性分离和前段玻璃体切除,仍难完全分开;另外2眼则瞳孔较大,人工晶体一侧的前面有虹膜,而另一侧的前面无虹膜,因而发生向无虹膜的一侧前倾。本组尚未发现眼压升高、眼内感染、视网膜脱离、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或缝线侵蚀等并发症。 结论 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具有手术安全,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较好较快的优点,但术后人工晶体倾斜发生率仍较高。 电话:(0935)881231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