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位置与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2]作者:牛超 李舒茵
[3]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 450003
[4]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位置与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5]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所行A/B型超声波检查的173例176眼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其眼球前后径均大于28mm,并合并不同形态后巩膜葡萄肿,经临床检查证实176眼视网膜脱离均由黄斑裂孔引起。
[6]结果:176眼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声像学表现为后极部球壁浅层膜状隆起,其光带细,回声强而均,膜下为无回声液性暗区,并可见锥形、矩形、楔形、弧形四种形态后巩膜葡萄肿。其中锥形159眼、矩形5眼、楔形11眼、弧形1眼。锥形尖部位于黄斑区者157眼,位于视盘者2眼。
[7]结论: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发生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位置有关,且以眼轴大于28mm且尖部位于后极部的锥形后巩膜葡萄肿居多,概率高达9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