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1.5mm和3.0mm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前表面像差的影响
作者:童女侠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1210  更新时间:2008/1/15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童女侠赵云娥王勤美 目的:比较1.5mm和3.0mm切口的白内障手术所诱导的角膜像差,比较不同切口长度对角膜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74眼),年龄41~80岁,分成两组:微切口组制作1.5mm透明角膜主切口,行冷超声乳化手术;常规切口组制作3.0mm切口,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术前、术后三月用Humphrey角膜地形图进行测量,采用光路追迹法将高度图转换成角膜前表面像差,6.04mm分析直径下,术后像差相对于术前像差的变化定义为“手术诱导像差”,分别计算出两组手术诱导散光、球差、彗差、三叶草的大小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切口组手术诱导散光、三叶草分别为-0.35±0.22D,0.23±0.13μm,常规切口组分别诱导-0.52±0.33D,0.32±0.16μm,微小切口组诱导像差小于常规切口组(P=0.011,P=0.016);微小切口组手术诱导彗差、球差分别为0.15±0.11μm,-0.02±0.07μm,常规切口组分别为0.17±0.11μm,-0.02±0.06μm,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554,P=0.781)。结论:与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比较,微创(1.5mm)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前表面光学成像质量下降轻微,对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保持具有优越性。关键词:手术切口 像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