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正常人眼玻璃膜(Bruch’s membrane,BM)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北京军区…  文章来源:100700 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   点击数4556  更新时间:2004/6/7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玻璃膜(Bruch’s membrane)是介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与脉络膜之间的一层半透明膜,故称之为玻璃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眼底病,特别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相关性眼底病,与BM 的关系非常密切,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高度近视眼之 Fuch’s斑及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等。因此有必要对正常的BM结构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正常青年人眼的BM之不同层次超微结构做了初步探索。 一、 材料:正常青年人尸眼(新鲜角膜移植片取下之后剩余眼组织)两只。 二、 方法: 1. 标本置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48小时。 2. 去除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组织(包括RPE)。 3. 以视盘为中心将标本放射状剪成四瓣,再将近后极部组织平行角巩膜缘剪除,使剩余标本成为梯形。 4. 将修剪好的标本四个角缝合固定在手术巾上(BM面朝上)。 5. 高倍显微镜下,用新的锋利的MVR刀,在标本中央剥一个直角瓣,注意控制切割深度,以恰好看清脉络膜血管痕迹为宜。 6. 然后夹注剥离好的瓣膜一角,以铲型刀轻轻扩大剥离范围,此时可以用两个镊子分别夹注瓣膜两端,向另一端掀起,瓣膜会顺势被撕开。 7. 再次剪除瓣膜及其基底部的多余组织,将制好的BM标本放入2.5%戊二醛溶液中固定12小时。 8. 确认标本观察面,然后将其粘贴固定与标本托上。 9. 喷金。 10. 上镜观察结果拍照记录。 三、结果:见图 四、讨论: 从胚胎发生学看,BM由两部分构成:1. 外层称为弹力层,系脉络膜毛细血管基质的浓缩,很薄,仅有0.4um 。因其来源于中胚叶,故被称为 BM的中胚叶部;2。内层称为表皮层,为RPE分泌产物,是远较外层为厚的均匀一致的膜组织,厚约2 .0um,由粘多糖成分构成。因其来源于RPE,故被称为BM之外胚叶,实际上,它就是RPE的基底膜。RPE层和玻璃膜的表皮曾在达到视盘边缘处同时终止,而玻璃膜中的弹力末,则向视神经边缘组织延长更远一段距离才终止。在病理情况下,这两层结构是可以相互分离的。30岁以后,表皮层往往有局限性增厚,形成玻璃膜疣,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100%都要发生玻璃膜疣。 透射电镜检查发现,脉络膜的玻璃膜BM在视神经周围厚约2-4um,周边区逐渐变薄,约1-2um。随年龄增加,BM有所增厚。BM由内到外分五层,它们分别是: A.RPE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0.3um厚,由微丝构成,起自视盘旁,然后一直从后向前延伸至瞳孔缘,该膜的微丝向外延展与内胶原相连,向内延伸与RPE细胞膜相连。 B.内胶原层(inner collagenous zone): 1.5 um厚,由排列疏松的胶原微丝构成,微丝多数与视网膜平行,其内侧的微丝与RPE基底膜的微丝相连,外侧的微丝穿过弹力层网状结构与外胶原层纤维相连,故内胶原微丝是RPE与脉络膜之间的强有力的纽带。内胶原层中无细胞突起,无神经纤维。 C弹力层(elastic layer):为BM的支柱,起始于视盘旁边,向周边延伸至睫状体平坦部,弹力层由细长的直纤维构成,这些纤维互相交织成多层次的格子网(grill work)。 D. 外胶原层(outer collageous zone):外交原层比内胶原层薄,只有0.7um,其结构与内胶原层相似,但在毛细血管间区,外胶原层与脉络膜基质及毛细血管下的结缔组织相延续,偶见纤维细胞,但无神经纤维。 E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的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 of the choroidcapillary):为BM最外层,实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内皮的基底膜,厚度比RPE基底膜薄,仅为0.14um。 扫描电镜的图像要比透射电镜更直观、具体,更富立体感,每层结构都非常清楚,使人一目了然。我们的结果与透射电镜下的BM的结构一一对应,我们的结果显示BM的内表面即内基底膜比较平,而外基底膜及外胶原层可以看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压迹。实验结果还表明:BM的各层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腔隙,类似于视网膜的RPE与神经上皮层,但外层的弹力层与内层的表皮层之间更为明显,手术中比较容易分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