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2.作者:孙先桃 陈敏 卢跃兵 李萍 弓高云
3.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 450003
4.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弱视治疗结果及屈光状态和斜视状态的最后转归。
5.方法:追踪观察378例调节性内斜视,对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度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观察分析了调节性内斜视的分型、临床转归。
6.结果:在调节性内斜视中,约十分之一的病人为高AC/A型,83.33%的患者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此外,还有个别10个圆周度以下的外斜视合并高度远视性屈光,但戴镜后可正位,故也将其纳入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的眼位恢复,一次性正位率84.73%;还有一部分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戴镜,或纠正单眼弱视后,逐渐正位。远、近视功能均恢复者占58.26%;6.67%的患儿因为各种已知或未知的原因,在获得正位后不同时间段内又恢复了斜位,且多为不可逆转。弱视的总治愈率为76.27%;屈光度数大于或等于8.00DS时,治愈率为45.72%;重度弱视治愈率26.71%;年龄小于或等于3岁时治愈率92.61%,大于或等于8岁时治愈率56.67%;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中,68.57%的屈光度数大于6.00DS。
7.结论: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合理地调整矫正镜的屈光度,坚持长期配戴眼镜,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