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球跟踪系统对LASIK术后切削区偏中心的影响
作者:刘美光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点击数1335  更新时间:2008/2/1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眼球跟踪系统对LASIK术后切削区偏中心的影响
刘美光,王传富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眼科,山东 青岛266003)
目的 分析近视患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光学切削区偏中心,探讨眼球跟踪系统对切削区偏中心的影响。方法 选取1995年9~12月在本中心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近视患眼350眼,LASIK术前及术后,采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进行检查,在手术前后差异图上,测定光学切削区偏中心距离及方位,并结合术前屈光度及手术对位方式与术后偏中心距离分组比较。结果 350眼分为低、中度近视组(屈光度≤-6.00D手控对位A1组、跟踪对位A2组)和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组(屈光度-6.25~-10.00D手控对位B1组、跟踪对位B2组);按术后偏中心距离,分为Ⅰ级、Ⅱ级及Ⅲ级结果 偏中心距离Ⅲ级者(>0.5㎜)A1组3%、B1组8%,且均伴有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偏中心距离A1、A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1、B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高度及超高度近视较低、中度近视术中更易发生角膜基质“磨砂玻璃样”改变,影响术者对位及患者注视指示灯,导致偏心切削。主动眼球跟踪系统能减少光学切削区偏中心。
关键词:眼球跟踪;LASIK;近视;光学切削区;偏中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