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宗峰  文章来源:安徽省桐城县人民医院 231400  点击数1513  更新时间:2004/6/8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为探讨小梁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白内障100例128眼,包括发育性8例14眼、外伤性21例21眼,各种类型的老年性白内障61例83眼,年龄9-86岁,平均56.8岁。术前半小时快速散瞳剂充分散瞳,球周麻醉。按张效房的方法,首先在颞上或鼻上(9~12)做一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然后做一个6~7mm眉弓形巩膜隧道切口。切口长度根据晶状体核的硬度而定。早期白内障透明的软核6mm切口即够。未成熟白内障的带黄色或棕色硬核或成熟白内障,切口可长7mm。巩膜的眉弓形成切口两端距角膜缘2~3mm,切口中心距角膜缘1~2mm,凸度朝向角膜缘。用刀片作巩膜半层切开,并作成隧道直达角膜缘,11点方位切穿前房。将连用林格氏液的前囊切开针作连续圆形撕囊并转核,扩大切口6~7mm注水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吸出残留皮质,注入粘弹剂充满前房及囊袋,将选好的后房型PMMA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冲洗出粘弹剂。伤口不缝合或缝合1~2针。庆大霉素2万U加地塞米松2mg注射于邻近切口处的结膜下,使其覆盖住切口。术中用透明塑尺测量所摘出的晶状体核直径,记录晶状体核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术后给予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部分病例加中药口服。结果 (1)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21±1.16D,术后平均1.68±2.09D,96%术后散光在1.18D以内,术后较术前散光增加1.26D。(2)晶状体核直径:46眼术中晶状体核最大直径为8mm,最小直径为4.8mm,平均为5.68mm×7.16mm。(3)术后视力:术后矫正视力<0.5者10眼占7.9%,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3眼术后视力低于0.2,角膜白斑4眼视力为0.1~0.4,视神经萎缩3眼视力低于0.2。术后视力≥0.5者118眼占92.1%,视力≥1.0者90眼占70.2%。(4)角膜反应:初期24例24眼(18.8%)角膜水肿,术后4天角膜透明,水肿消失。(5)术中并发症:5例后囊破裂发生于晶状体匙伸入核后方时夹住了后囊,发生率为3.9%。前房积血6例,均在3日内吸收。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与超声乳化术比较,成本、费用少,也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