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和正常人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晓悦 白…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国学巷37号 610041   点击数793  更新时间:2011/5/13 11:58:0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通过比较白内障病人和正常人两种方法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值,观察IOL Master和接触性A超测量是否存在差别及其关联程度。 方法:分别用IOL Master和A超测量54名(96眼)白内障者和35名(70眼)正常者的前房深度(ACD)和眼轴长度(AL),应用配对t检验对每组两种方法测得的ACD及AL值进行比较,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应用成对样本t检验比较白内障组和正常者组间两种方法测得的差值是否不同。 结果:白内障组用A超和IOLMaster测得的ACD值分别是2.83±0.34mm和3.05±0.39mm,AL值分别是23.93±2.46mm和24.27±2.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者组用A超和IOLMaster测得的ACD值分别是3.16±0.36mm和3.43±0.46mm,AL值分别是24.16±1.61mm和24.49±1.6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测量方法的关联系数分别是rACD=0.823(p<0.001)和rAL=0.995(p<0.001)。两种方法测得的ACD差值白内障组和正常者组分别是0.23±0.23mm和0.28±0.30mm,P=0.243;AL差值分别是0.34±0.27mm和0.33±0.15mm,P=0.742;两组间ACD和AL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论是白内障者还是正常者,用IOLMaster测得的ACD及AL值均比A超测得的相应值高,但是两种方法测得的值高度相关。白内障组和正常组用两种方法测得的差值相比没有差别,说明在可测到ACD及AL值的情况下,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值不受晶体密度的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