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少年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的临床观察
作者:江  萍  …  文章来源: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视光学中心 443003  点击数1341  更新时间:2004/6/1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通过观察72例7—17岁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人的双眼单视功能可塑性的时期。 方法 对72例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手术矫正眼位后,第二天开始同视机和维视顿视功能检查治疗仪训练远、近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功能,训练时间7—30天;术后一月对有屈光不正患者扩瞳检影后验光配镜;有弱视者,进行红光闪烁、光栅、光刷、精细描图综合治疗。 结果 术后一月恢复Ⅰ级视功能6例(8.3%),Ⅱ级视功(9.3%),Ⅲ级视功能43例(59.7%)。随访1至2年半,眼位维持正位67例(93%),斜视度回退5例(7%)。复查双眼单视功能:Ⅰ级视功能5例(6.9%),Ⅱ级视功能10例(13.8%),Ⅲ级视功能40例(55.5%)。结论 对已过视觉发育关键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患者,手术矫正眼位后通过训练仍有可能重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提高视觉质量。同视机和维视顿视功能检查治疗仪同时训练5米和40厘米三级视功能,能提高疗效。有屈光不正患者合理配镜,弱视患者进行弱视治疗,能提高视力,有助于巩固双眼融合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