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作者:张钰  郝…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100083  点击数1095  更新时间:2004/6/1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客观波阵面像差的改变及与人工晶体的关系。 方法:连续的选取于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79人111眼,术前1天和术后2周分别由同一操作者进行客观波阵面像差的检查(应用德国Wavelignt 公司的Allegretto像差仪),检查前均散瞳,瞳孔直径大于6.5mm。通过软件分析得到6阶27项Zernike系数(c1~c27),1~6阶的均方根(RMS1~6),总体均方根(RMSg)和高阶均方根(RMSh)。应用SPSS11.5对手术前后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对人工晶体类型和术后像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c4由术前平均+4.275降为+1.328,有显著性差异(P<0.001);C9由术前平均-0.350变为+0.082,有显著性差异(P<0.05);c12由术前平均-0.011变为+0.256,有显著性差异(P<0.001);RMS1~6, RMSg, RMSh在术后均显著性下降(P<0.001)。折叠人工晶体的类型(三片,一片)与术后RMS3(r=0.319)、RMS4(r=0.475)和RMS5(r=0.304)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各阶像差较术前均显著性减小,光学成像质量提高;具特征性的改变是周边三叶草形的慧差和三阶球差;术后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的大小与折叠人工晶体类型有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