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玻璃体切除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国安  文章来源: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  点击数418  更新时间:2011/9/13 11:58:0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手术时机与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间,作者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15例16只患眼临床资料。
病程  2周-6个月,术前视力:光感2只眼,手动4只眼,0.02-0.08者7只眼,>0.1者3只眼,Fabricius临床分期:Ⅱ期9只眼,Ⅲ期3只眼,Ⅳ期4只眼。诊断明确后应用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治疗,择期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行玻璃体全切除、局部或广泛视网膜光凝,有视网膜裂孔者硅油充填12只眼。
结果  随访3-24个月,术后视力提高11只眼(68.75%),不变者5只眼(31.5%),视网膜平伏13只眼,硅油充填状态下出现裂孔者补充激光治疗4只眼,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者3只眼。
结论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致盲性眼病。当病例确诊后,首选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治疗中发现玻璃体混浊明显加重,出现大范围视网膜坏死和周边部发生视网膜裂孔时应选择玻璃体手术,能及时清除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以及免疫复合物和刺激免疫应答结构,有利于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发展,更利于视功能的保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