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转基因载体一眼玻璃体腔暴露后是否会影响对侧眼视网膜下腔基因治疗的效果?
作者:戴旭锋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点击数295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众所周知,动物双眼先后接受基因治疗时,转基因载体在一眼(先治疗眼)玻璃体腔暴露后,由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会影响对侧眼(后治疗眼)玻璃体腔基因治疗的效果。然而,先治疗眼视网膜下腔注射后,由于针道两侧存在压力差,难免会有少量转基因载体反流进入玻璃体腔,而载体暴露于玻璃体腔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否会影响对侧眼(后治疗眼)视网膜下腔基因治疗的效果呢?在临床上,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方法  第一组为对照组,使用rd12小鼠(Leber先天性黑矇2型动物模型),右眼不作任何处理,左眼视网膜下腔注射转基因载体scAAV5-smCBA- RPE65(浓度为1×1013/ml,注射量为1μl),5个月后视网膜电图(ERG)观察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第二组为实验组,rd12小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转基因载体scAAV5-smCBA- RPE65(浓度为1×1013/ml,注射量为1μl),转基因载体作为抗原暴露于玻璃体腔,四周后对侧眼(左眼)视网膜下腔注射等量相同的转基因载体,5个月后视网膜电图(ERG)观察视网膜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对照组rd12小鼠右眼未接受基因治疗,其ERG反应幅值很低,呈典型Leber先天性黑矇ERG表现,左眼ERG b波反应幅值明显恢复。实验组rd12小鼠左眼ERG b波反应幅值也明显恢复,同对照组左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转基因载体一眼(先治疗眼)玻璃体腔暴露后并不影响对侧眼(后治疗眼)视网膜下腔基因治疗的效果。提示:相对于玻璃体腔而言,视网膜下腔可能具有免疫赦免的优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