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后早期泪膜变化和恢复的临床特征及其规律。
方法 系连续临床病例观察,收集2009年3月~2009 年7月间行巩膜扣带手术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6例(36眼)。于术前1d,术后1d、3d、10d、1m及3m进行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 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等检查,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眼术后1d、3d,70%患者术眼出现疼痛、发痒、红肿及流泪;术眼BUT术后10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增加5.35s,术后3m时80%患者泪膜趋于正常(P=0.001);CFS评分在术后1d减少最明显(Z=-4.038,P=0.001),术后10d时恢复术前水平;SIT术后1d增加最明显(P=0.001),50%患者泪液分泌量大于30mm,70%患者泪液分泌量大于25mm,术后10d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眼术后未出现眼部不适感,术前BUT与术后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CFS评分及SIT与术后1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7%患者泪液分泌量大于25mm。术眼与对照眼组间比较,不适症状、BUT和SIT在术后1d、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FS评分术前1d、术后1d、3d、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000,-3.174,-2.528,-1.555,P < 0.05)。
结论 巩膜扣带术后早期可出现明显眼表不适症状,并影响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术后3m时术眼眼表及泪膜基本趋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