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单侧限制性内下斜视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蔺琪  文章来源:北京儿童医院眼科  点击数265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描述出生早期发现的单侧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以及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到至2009年2月就诊的单侧限制性内下斜视患者4例(图1),均为生后早期发现单眼内下斜视。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前节及眼底检查,特别是眼球运动检查。运动受限分级包括,轻度受限-1,中度受限-2,严重受限-3,无法上转-4。为除外脑及眼球运动神经颅内段病变,行脑、脑干MRI检查。眼眶MRI检查除外眼外肌和周围结缔组织病变。患者术中行下直肌探查及被动牵拉实验,以明确限制因素。4例患者在完全松解粘连后,2例(case1,3)行下直肌后徙联合悬吊术,2例(case 2,4)行下直肌后徙联合部分水平肌肉上转位。下直肌后退量以被动牵拉眼球至正常上转位为标准。术后最短随访时间为6周。
结果  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眼球运动神经均未见异常,下直肌及周围结缔组织存在明显结构异常。其中2例(case 2,3)下直肌肌腹增厚,2例(case 1,2)存在下眶脂肪疝,2例(case 3,4)鼻下方有不规则软组织团。术中探查证实下直肌及周围结缔组织的机械限制为内下斜视主要原因,与影像学发现相符。术中尽量松解粘连,行下直肌后徙5-8mm或联合1/2水平肌上转位,术后患者均达到10个棱镜度以内的校正。
结论  下直肌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限制性内下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像学发现对于明确限制因素,指导临床手术,具有很大意义。在解除限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存或提高眼球运动水平是手术的基本原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