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心理护理研究
作者:赵颖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青光眼科  点击数26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处理患者在浅前房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探讨适合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  200611月至2007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青光眼科确诊为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的患者共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按发生浅前房顺序编号,奇数号为干预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内容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护理方法、音乐心理护理法以及睡眠心理护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心理指标的测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其中包括干预前测量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过程中,动态的测量状态焦虑问卷(SAI)、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1EPQ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以内向、情绪不稳定性、精神质及易掩饰为特征,从气质类型上看,以胆汁质和抑郁质占多数。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具明显的精神质、抑郁及内向,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加情绪不稳定、具有偏执狂气质。(2)经SCL-90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较正常人具有异常的心理状态,且集中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不同性别比较,男性患者抑郁、焦虑、敌对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而女性偏执因子的评分高于男性患者;不同年龄比较, 45岁以上组,其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45岁以下,而45岁以下组其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45岁以上组;不同职业比较,脑力劳动者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症状更显严重。(3)本研究中依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采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术后并发浅前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依据不同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焦虑等症状,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