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球屈光动态平衡和离焦信号诱导作用的关系
作者:蒋丽琴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282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比较不同屈光状态豚鼠的眼球形状,预测易发近视的眼球形状特点及眼球整体视网膜离焦状态在眼球正视化后的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三周龄花色豚鼠,红外偏心验光仪检测其中心及周边屈光度,并根据中心屈光度进行分组,用Adobe Photoshop CS 3计算偏心量并一一对应于周边屈光度,做周边屈光度分布图。通过镜片矫正产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离焦,监测不同时间诱导屈光不正的结果。
结果 豚鼠以颞侧视野视物为主,其周边屈光度分布与眼睛的屈光状态有关,相对远视的眼睛周边屈光度分布较平坦,提示眼球呈扁圆形;相对近视的眼睛周边屈光度分布较陡峭,提示眼球呈扁长形。眼前加诱导镜片(+8,+7,+6,+5和+4D)后其离焦程度平行于视网膜移位,使实验眼产生不同程度的离焦,之后监测诱导6天和10天时眼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显示诱导约10天后眼球生长发生改变,且离焦程度与诱导结果呈线性相关(y=-0.58x+0.38, R=0.65, p<0.05)。
结论 豚鼠眼球不同屈光状态后节形状不同;周边视网膜像离焦之和引导其眼球生长,提示正视化后豚鼠眼球的慢相生长调定点仍指导其克服镜片离焦,向正视状态生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