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超声、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联合术中染色观察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关系
作者:孙晓东  文章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底  点击数209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对孔源性视网膜, RRD)脱离患者玻璃体后脱离(, PVD情况进行研究,比较术前前置镜、超声、光学相关断层扫描及术中曲安奈德(TA染色观察结果的差异性,研究不同观察方法的准确性以及PVD与RRD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象为我院住院治疗RRD患者30例30眼;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B超检查、 OCT检查,术中所有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进行TA染色观察玻璃体后脱离和后皮质残留等玻璃体改变,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观察方法对于诊断PVD的准确性和RRD时玻璃体的改变。
结果  通过对不同检查方法及治疗对于诊断PVD发生率的比较,我们发现各种诊断方法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B超检查对于PVD的诊断为76.7 %(灵敏度:100.0%,特异度:25.9%,误诊率:74.1%,漏诊率:0.0%,总的符合率:33.3%), 眼底检查诊断PVD为36.7%,OCT检查诊断PVD为15.4%,手术中发现PVD为11.1%,其中B超检查与术中发现的差异性最大。
结论  临床上完全性PVD非常少见。单凭裂隙灯+前置镜难以诊断PVD的发生。:由于B超分辨率限制,只能提示PVD或玻璃体劈裂,不能确诊;OCT是无创性高分辨率方法,对V-R观察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RD病人应用受限制。曲安奈德染色是诊断PVD的金标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