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经玻璃体脉络膜活检术在脉络膜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魏文斌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点击数211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经玻璃体脉络膜活检技术在脉络膜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脉络膜肿瘤连续病例16例(16只眼),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38~70岁,平均(49.13±9.23)岁。16例病例从发病到活检时间为0.5~108月,平均(30.1±30.11)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1月。常规行裂隙灯,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B型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I),双眼核磁共振(MRI),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以及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ICGA)。综合上述结果得出临床诊断。所有病例行标准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手术,合并玻璃体积血的病例留取玻璃体标本,玻璃体切割头切割留取脉络膜肿瘤实质,肿瘤位于眼底赤道部以及赤道前的病例局部切除脉络膜肿瘤。玻璃体标本、活检标本以及局部切除肿瘤的标本送病理。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诊断,活检病理诊断与局部切除标本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检验。
结果  16例脉络膜肿瘤患者中,眼底脉络膜肿瘤部位鼻侧7例,颞侧8例,上方1例;肿瘤颜色:呈棕色的8例,棕褐色3例,黄白色1例,灰红色1例;肿瘤形态:呈蘑菇样的5例,半球形5例,扁平隆起2例。眼核磁共振成像短T1短T2 5例,长T1短T2 2例,等T1等T2 3例,短T1混杂T2 1例,增强后无强化2例,轻度强化3例,中等强化1例,明显强化1例,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2例,边缘强化1例。4例伴玻璃体积血,1例伴颜面及球结膜色素沉着。4例伴玻璃体积血的病例行玻璃体标本活检,2例显示出血,2例找到脉络膜黑色素瘤肿瘤细胞;16例(16眼)脉络膜肿瘤病例的脉络膜活检病理结果阴性2例,脉络膜黑色素瘤11例,黑色素细胞瘤1例,出血2例,诊断率为87.5%;12例肿瘤局部切除标本病理结果脉络膜黑色素瘤9例,黑色素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2例。脉络膜活检标本病理与局部切除肿瘤标本病理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1,P=0.02。结合活检病理以及局部切除肿瘤标本病理结果,16例病例均明确肿瘤性质:脉络膜黑色素瘤11例,黑色素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2例,出血2例。
结论  经玻璃体脉络膜活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非侵袭方法不能确诊的脉络膜肿瘤。正确的选择活检方法以及术中术后的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