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屈光不正是人类共同的、最常见的和普遍的眼病。而现代屈光手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本世纪7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由RK——PRK——LASIK手术。随着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ive Keratatutomy, PRK)矫治-6.00D以下近视的良好效果和较小风险,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眼科同行的认可,而对于-6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用PRK矫治会面临角膜斑痕,角膜雾样混浊(Haze),不规则散光,术后稳定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而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tatomileusis LASIK)矫治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有其特殊的优势。在高度近视治疗中,愈矫正屈光度越高,其切削深度越深。相对于有限的角膜厚度和允许最大的消融深度,通过对各项参数的修改,在允许最大的消融深度范围内,对目标矫正量和光学区大小两者之间寻求最佳的折中方案。本实验目的是探讨LASIK不同的切削方式,矫治高度近视,在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无差异,同时在LASIK治疗高度近视中选择合适的切削程序以减少组织的切削量,达到矫正更高屈光度的目的,以及为二次LASIK手术节省角膜组织,保证角膜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发生和角膜后膨隆等并发症。
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确诊的高度近视患者,对存在眼前节急性和慢性病变和黄斑、视网膜病变以及弱视的患者予以排除。对2002年1月至10月行LASIK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屈光度≥-6.00D),将其分为二组:A组:-6.00D—-9.00D;B组:-9.00D—-12.00 D。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随诊并分别记录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分析术前、术后的屈光度的改变,裸眼视力的变化,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以及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本文数据处理部分运用等级分组资料的秩和检验,部分运用t检验,运算用SPSS统计软件完成。检验标准以(p≤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A组中:术后6个月屈光度在-1.0D~+1.0D以内者,S-LASIK有31只眼(93.9%);M-LASIK有25只眼(75.8%)。S-LASIK组平均屈光回退量为-0.27±0.31D;M-LASIK组平均屈光回退量为-0.45D±0.40D。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S-LASIK组≥1.0者29只眼(87.9%),0.5~0.8者4只眼(12.1%);M-LASIK组≥1.0者22只眼(66.7%),0.5~0.8者11只眼(33.3%)。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S-LASIK组均达到或超过术前;M-LASIK组有32只眼(96.9)达到或超过术前。⑵B组中:术后6个月屈光度在-1.0D~+1.0D以内者,S-LASIK有15只眼(50%),M-LASIK有11只眼(36.7%);±1.0D~±2.0D以内者,S-LASIK有3只眼(10%),M-LASIK有11只眼(36.7%)。S-LASIK组平均屈光回退量为-0.77±0.58D;M-LASIK组平均屈光回退量为-1.01D±0.68D。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S-LASIK组≥1.0者13只眼(43.3%),0.5~0.8者14只眼(46.7%);M-LASIK组≥1.0者8只眼(26.7%),0.5~0.8者只12眼(40%),≤0.5者10只眼(33.3%)。术后6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S-LASIK组有29只眼(96.7%)达到或超过术前;M-LASIK组有29只眼(96.67%)达到或超过术前,1只眼(3.33%)低于术前视力。
结论:对于高度近视,LASIK手术S-LASIK切削在预测性、稳定性、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均优于M-LASIK。而对于部分高度近视且合并角膜组织过薄,不适于单区切削者,在节省角膜组织,防止术后圆锥角膜发生方面M-LASIK优于S-LASI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