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慢性CSC治疗后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改变
作者:陈青山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眼底病区  点击数21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与ICG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ine green-medicated photothrombosis ,IMP)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后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改变。
方法 36例40眼慢性CSC患者分别进行PDT与IMP治疗。观察治疗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BCVA),使用光学断层相干扫描(OCT)观察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
结果  PDT与IMP两组患者治疗后3月矫正视力比较:PDT治疗组治疗后3月矫正视力提高20例 22眼(84.%),视力不变2例3眼(11.5%),视力下降1例(1眼);IMP治疗组治疗后3月矫正视力提高9例10眼(71.4%),治疗后3月1例1眼视力下降。治疗后3月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2, p>0.05)。PDT组治疗前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408±57.1um与治疗后3月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143.9±43.6u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p<0.05。与治疗后12月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89.1±18.5um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8.26,p <0.01)。IMP组治疗前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397.2±52.3um与治疗后3月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234±34.55um,治疗后12月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161.2±47.2um比较。治疗后3、12月与治疗前比较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t=,46.2,p<0.01)。治疗后12月PDT治疗组与IMP治疗组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t=2.51,p < 0.05)。PDT与IMP治疗后3月黄斑区视网膜下渗液观察。PDT治疗组2例2眼黄斑区有视网膜渗液,IMP治疗组3例3眼黄斑区有视网膜下渗液。
结论 PDT标准剂量与低剂量如半量治疗显著降低患者黄斑视网膜厚度,尤其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1/3量光敏剂治疗对黄斑视网膜厚度改变影响较小。ICG介导的光栓治疗虽然是介于光动力与TTT治疗之间的方法,但是对慢性CSC患者的黄斑视网膜厚度影响较小。1/3剂量光敏剂的PDT可以提高慢性CSC患者视力,促进黄斑视网膜下液吸收,同时也减少了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我们认为低剂量光敏剂优于全量,半量光敏剂的PDT治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