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乳化术后三种不同人工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比较
作者:张丰菊 夏…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116011  点击数1295  更新时间:2004/6/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材料的折叠人工晶体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像差的情况。 方法:42人(47眼)随机分为三组:A组光学直径5.5mmCONONSTAAR人工晶体7例;B组光学直径6.0mm单片式Acrysof人工晶体18例;C组光学直径6.3mmCONONSTAAR人工晶体22例。术后三月散大瞳孔观察像差情况。 结果:三种不同的人工晶体均在C7、C9、C12表现出较高的高阶像差值。A组与B组、C组相比,高阶均方根值有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两者的高阶像差无差异(p>0.05)。随瞳孔直径逐渐增大(4mm,5mm,6mmm,7mm)三者的高阶均方根值均逐渐增大。 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植入不同人工晶体与术眼的高阶像差有相关性;2、随瞳孔直径逐渐增大,高阶像差亦逐渐增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