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角膜矫形术3年对近视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缨   谢…  文章来源: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40  点击数1564  更新时间:2004/6/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了解角膜矫形(Ortho-K)治疗近视的3年期临床效果。 方法:观察对象为 1999年1月~2004年5月间选择验配Ortho-K接触镜,并在门诊随访观察3a以上的近视患者84名。等效球镜近视度≤5.00D为Ⅰ组,其中男15人,女43人,平均年龄14.9±3.5岁,平均近视度3.15±1.13D,采用过夜戴镜方式。等效球镜近视度>5.00D为Ⅱ组,其中男6人,女20人,平均年龄14.7±3.0岁,平均近视度6.70±1.22D,采用日戴方式。所有患者散光度≤1.50 D,所用镜片为高透氧RGP材料(DK60~100单位)后表面四~五弧、反向几何形设计的Ortho-K接触镜。在戴镜前及戴镜后6m、1a、2a、3a后进行常规裂隙灯、眼压检查,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用自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裸眼及戴镜时的屈光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同时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定眼轴长度。 结果:Ⅰ组戴镜前裸眼视力(UVA)<0.4占92.9%,戴镜后UVA≥0.8的比例为6m74.7%、1a53.9%、2a50.7%、3a59.0%,Ⅱ组戴镜前裸眼视力(UVA)<0.1占92.3%,戴镜后UVA≥0.4的比例为6m45.9%、1a38.2%、2a32.0%、3a34.6%。两组戴镜后与戴前相比近视度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其中Ⅰ组在6m为0.41±0.74 D及Ⅱ组在1a后为3.69±2.02 D最为明显。近视度的降低分别对应角膜平均K值的扁平化,两组戴镜前平均K值分别为42.87±1.36 D和43.65±1.39 D,戴镜后与戴镜前存在显著差异(p<0.001)。Ⅰ组戴镜前眼轴长度为24.68±0.97mm,戴后1a为24.90±0.85mm,与戴前无统计学差异,2a及3a眼轴长度为25.79±0.97 mm和 25.21±1.02 mm与戴前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戴镜前眼轴长度为25.63±0.83mm,戴后2a为26.01±0.72mm,与戴前无统计学差异,戴后3a眼轴长度为26.15±0.85mm,与戴前有显著差异(p<0.01)。戴镜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角结膜并发症。 结论:根据近视屈光度采用夜戴和日戴方式合理选择配戴Ortho-K镜片,对降低近视度、提高裸眼视力和控制近视发展是有效和安全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