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Bietti结晶样营养不良的眼底自发荧光及OCT特征
作者:刘卫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点击数30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bietti结晶样营养不良(Bietti’s crystalline dystrophy,BCD)的眼底自发荧光以及OCT的形态特征
方法 对两例诊断为bietti结晶样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双眼视力,散瞳后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视网膜电图检查,蓝光眼底自发荧光(blue-FAF, 488nm),近红外眼底自发荧光(NIR FAF, 790nm)和OCT检查。
结果 两例男性患者(年龄33和45岁),最佳视力分别为0.5(ou)和0.2(ou),均表现为夜盲及进行性视力下降,视野缩小。视网膜电图提示前者明视、暗视ERG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后者双眼ERG呈熄灭型。眼底后极部可见视网膜内大量黄白色结晶沉着伴脉络膜血管硬化。blue-FAF显示后极部广泛斑片状色素上皮萎缩性低荧,与FFA低荧灶一致,低荧灶之间可见残存地图状自发荧光,其内多处高荧光点。相比之下,NIR FAF则表现为色素上皮来源的自发荧光几乎完全丧失,于深层脉络膜弱荧光背景下显现脉络膜大血管影,与ICG中大血管影一致。结晶样病灶在两种模式自发荧光中均不显示。OCT提示广泛的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光带萎缩变薄,部分色素上皮可见增殖性结节状高反射。脉络膜层广泛变薄,而低FAF处脉络膜较高FAF处脉络膜明显变薄。上方神经上皮层内散在点状高反射,光感受器层破坏变薄,IS/OS光带消失。
结论 眼底自发荧光技术有助于观察bietti结晶样营养不良中色素上皮的变化过程,Blue-AF 和NIR-AF两种不同模式可从不同角度理解观察色素上皮的病理机制。将自发荧光与OCT相结合有助于活体内非侵入性观察及监测Bietti结晶样营养不良病变的病理进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