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外伤性视交叉后段视路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缪晟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眼科  点击数24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外伤性视交叉后段视路病变在临床较为少见,常合并有颅底骨折或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近5年就诊的外伤性后视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护视功能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  收集65例确诊为后视路病变的颅脑外伤患者,统计好发年龄、性别,受伤主要原因,常见视野改变类型,分析用药后视野改善率与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  1、外伤性后视路病变以3140岁患者居多,占患病人数的46.2 %,其中,男性患者较多,43例,占患病人数的66.2 %,女性患者22例,占患病人数的33.8 %,男女患者性别构成比例为1.912、视野缺损情况:非重叠性同向偏盲35例(53.8 %),重叠性同向偏盲21例(32.3 %),皮质盲8例(12.3 %),双眼同向偏盲性中心暗点1例(1.6 %)。65例病例中,14例(21.5 %)黄斑回避。3、用药后视野改善与病程的关系:65例患者根据病程时间长短分为4组,分别计算各组用药后视野改善的发生率,并将各组间行χ2检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病程时间≤1个月,用药后视野改善19例(29.2 %),未改善2例(3.1 %);第二组:病程时间>1≤3个月,用药后视野改善15例(23.1 %),未改善3例(4.6 %);第三组:病程时间>3≤6个月,用药后视野改善7例(10.8 %),未改善8例(12.3 %);第四组:病程时间>6个月,用药后视野改善5例(7.7 %),未改善6例(9.2 %)。总计46例(70.8 %)视野改善,19例(29.2 %)视野未改善。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P 0.05),第三组和第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3个月以内视野改善与大于3个月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7P 0.05)。
结论1  大多数颅脑外伤导致的视交叉后段视路病变以3140岁的年轻男性多见,诱因多见于车祸伤。2  外伤性视交叉后段视路病变较易导致患者视野的损害,患者可出现不同类型的视野改变,其中以非重叠性同向偏盲多见。3  早期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治疗,对于外伤性视交叉后段视路病变造成的视野缺损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并且3个月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后视野改善可能性较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