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合并角膜完全巩膜化1例
作者:蒋永强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三中心医院眼科  点击数570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报道1例 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合并角膜完全巩膜化患者。
方法 个案报道。
结果  患儿,女,4岁,以“双眼视力差伴黑眼球发白4年”为代主诉就诊。患儿出生后3天即被其家属发现双眼角膜发白,随后家属又发现该患儿双眼不能注视光线,随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双眼角膜白斑”,未能有特殊治疗方法,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表示理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来我院就诊,该患儿系第一胎,足月,剖腹产,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母亲怀孕期间无特殊异常及用药史。全身查体:智力,语言及体格发育均落后,听力正常。眼科查体:双眼视力:光感,不能固视。睑裂长度同正常小儿, 双眼上下睑无异常。睫毛、泪点可见, 位置正常。双眼球轻度内陷,以手指分开上下睑, 可见眼球,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混浊发白,鼻侧角膜缘可见芝麻粒大小的透明角膜,隐约可见角膜边缘,横径6mm,垂直径5mm,呈小角膜(如图1),前房不能窥及。指测双眼眼压Tn,眼部B超示:可见晶状体后囊膜回声影,玻璃体腔、视网膜及眼球壁未见异常回声(如图2)。眼轴长度:右眼:19.10mm,左眼19.23mm。诊断为: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双眼角膜巩膜化。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目前暂无特殊治疗手段。
结论 双眼先天性小眼球合并角膜完全巩膜化非常罕见,对视功能影响是严重的, 并且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为了降低发病率, 提高人素质, 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对有遗传家族史的家系, 我们应积极做好门诊咨询工作, 指导患者的婚姻和生育。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