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新生儿性泪囊炎探通时机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11年5月对1500例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探通,其中在外院泪道冲洗、探通2次以上者15例,年龄为10天~360天。方法是:护士扶住患儿的头部,术眼滴表面麻醉剂,应用有侧孔的5号泪道探针按泪点探查法进针,至阻塞部位,再轻轻推进0.5cm左右,连接2.5ml的注射器,先注射0.5ml的空气,观察无皮下气肿,然后再注射2ml的生理盐水,见患儿有吞咽动作后,泪道内边注射抗生素眼凝胶,边退探针。
结果 在外院做了治疗来我们医院的15例中,有一例11月的患儿不能探通,CT证实为鼻泪管骨性闭锁,已在本院行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术,其余14例中有2例一次性探通后溢脓、溢泪消失,12例经过2次以上探通,溢脓、溢泪消失。没有在外院进行治疗的1500例中,一次性探通后,溢脓、溢泪消失者1400例,2次以上探通,溢脓、溢泪消失者84例。
结论 新生儿性泪囊炎是泪道的常见疾病,其病因一般是鼻泪管开口处的hasner瓣膜在出生后没有自行破裂,或鼻泪管骨性阻塞。以往因为没有有侧孔的泪道冲洗探针,探通后不能注液进行证实,所以,要等到6~9个月后才能进行探通。现在有5号带侧孔的泪道探针,可以进行探查,如果探查中可以突破hasner瓣膜,经证实不是假道,注射水凝胶类抗生素眼膏,再在3、7天进行泪道常规冲洗,防止hasner瓣膜愈合。对于骨性鼻泪管阻塞者,我们可以在鼻腔内窥镜下做鼻泪管与泪囊之间的造孔手术。通过我们对1500例新生儿性泪囊炎的治疗与观察,发现天数越小、月龄越小,一次性探通的治愈率越高,探通次数越多,一次性治愈率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