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低度近视眼行LASIK术后单纯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艳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中心  点击数220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中低度近视散光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非甾体类药物与激素类药物的疗效区别,探讨在LASIK技术改进、角膜损伤更小的情况下用非甾体类药物完全取代激素类药物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对照研究,试验组15例(30眼),对照组15例(30眼),根据年龄、性别、视力、眼压、屈光度及所需切削深度等对患者进行筛选入组,使两组间上述指标保持一致性。试验组LASIK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非甾体类药物,4次/日,持续14天;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0.1%氟米龙,4次/天, 每3天减一次,持续14天。两组患者除此不同外,在术前准备、术者、手术方法及术后用药等方面均相同。在术前、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观察眼部症状,包括疼痛感、烧灼感、异物感、干涩感、视疲劳以及体征,包括视力、眼压、等效球镜、角膜地形图、弥漫性角膜基质炎(DLK)等,以及用药期间患者本人对药物的评估。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数、眼压、角膜地形图等方面及眼部疼痛感、烧灼感、异物感、干涩感、视疲劳及患者对药物的评估等方面手术前后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低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达到与激素类药物相同的治疗效果,可替代激素类药物的应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