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制备方法的研究
作者:顾宏卫  文章来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点击数328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索相对稳定可靠的碱烧伤大鼠角膜动物模型。
方法 将87只S-D大鼠分成将大鼠分为角膜缘碱烧伤20s组(A组)34只,角膜缘碱烧伤40s组(B组)23只,角膜中央碱烧伤40s组(C组)30只,采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滤纸片,分别制作烧灼角膜缘和角膜中央的碱烧伤鼠眼模型,术后7天裂隙灯观察角膜溃疡、角膜透明度及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记录上述指标。
结果 角膜缘碱烧伤(A组和B组)较角膜中央烧伤(C组)溃疡发生率、角膜穿孔率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缘烧灼时间长(B组)溃疡发生率及角膜穿孔率高于角膜缘烧灼时间短(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烧灼角膜缘和角膜中央(A、B、C组)均能诱导出角膜新生血管。
结论 对于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以选择3mm圆形滤纸片角膜中央烧伤为佳,对于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所致角膜病变的实验,应选择环形滤纸片放置于角膜缘20s为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