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采用多种鉴定方法比较体外培养SD及BN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作者:李颖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点击数346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旨在寻找一种经济、理想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作为研究眼底疾病、检测视网膜功能的工具细胞。为此,体外纯化培养SD大鼠及BN大鼠RPE细胞,并对其进行相关特征的检测。
方法 200-250g大鼠,摘取眼球后采用双重酶消化法获取RPE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其活力。利用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分别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ytokeratin3、CRALBP及功能蛋白RPE65,极性相关的NA+-K+ATP酶、Mertk、Ezrin。
结果 体外培养均获得了高纯度、高产量的RPE细胞,并且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原代培养细胞立体多角形,传代细胞呈梭形,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显示RPE细胞均存在微绒毛、紧密连接及完好的细胞器。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CK3、CRALBP、RPE65、NA+-K+ATP酶、Mertk、Ezrin蛋白均阳性表达。
结论 基于上述结果比较, SD大鼠RPE细胞可用于研究眼底疾病、检测视网膜功能,是一种经济理想的工具细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