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眶底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方法和应用价值。
方法 眶底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方法:常规行眼眶超薄层64排螺旋CT扫描,并以DICM格式刻盘,应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处理、修正CT数据,设置骨的密度阈值,三维重建骨性眶底,并利用镜像技术,用正常侧眶底代替受伤侧眶底,抽取眶底表面形成曲面,并用方格划分。在眶底曲面上首先确定ROI(region of interest, ROI)即感兴趣区域,也就是眶底骨折易发部位,一般在眶底后部,再进一步确定SADA (the smallest anatomical definable area,SADA)即最小解剖可确定区域,根据SADA确定眶底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范围和大小。术中根据存留完好的眶缘、骨缝、孔或裂等自然解剖标准作为定位的依据。2006.10-2008.5期间我所有22例眶底骨质缺损病人采用了此方法进行了治疗,其中眶底骨折18例,眶上颌窦沟通肿物4,术后随访36月-54月。
结果 为所有病人设计的眼眶植入物均通过解剖标准的定位和手术被植入到正确的解剖位置,眼眶解剖结构得到精确的重建,解剖结构吻合离散率1mm。
结论 计算机辅助眶底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眼眶植入物设计方法,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解剖标准的定位可以正确的把眼眶植入物植到正确的解剖位置,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术中定位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