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降低吲哚菁绿在内界膜剥除术中对视网膜毒性的术式研究
作者:王卓实  文章来源:沈阳何氏眼科医院  点击数239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可降低吲哚菁绿着染内界膜对视网膜毒性的一种新方法及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
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12人(12例12只眼),采用标准闭合式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C2F6填充术。术中玻璃体切割完成后,于黄斑裂孔周围涂布0.1%吲哚菁绿溶液与粘弹剂的混合物(混合比例1:1),混合物涂布的外环距裂孔中心2PD(视乳头直径染色辅助剥除内界膜。术后随访6~15个月,同时记录术前、术后视力,吲哚菁绿残留情况,裂孔闭合情况,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情况,视神经萎缩情况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内环距裂孔边缘约1/2PD,裂孔周围1/2PD及视神经无混合染色剂,停留10秒
结果 12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剥除内界膜时,运用0.1%吲哚菁绿溶液和黏弹剂的1:1混合物涂布于裂孔周围,可将内界膜染为浅绿色,增加了内界膜的可视性,顺利的辅助剥离了内界膜。术后10只眼(83%)黄斑裂孔完全闭合,2只眼(17%)黄斑裂孔孔径缩小未完全闭合,10只眼(83%)术后视力均提高,9只眼(75%)视物变形消失,3只眼(25%)视物变形改善。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视盘、视神经周围及黄斑区吲哚菁绿残留,无黄斑裂孔区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无视神经萎缩。
结论 在行内界膜剥除术时,使用吲哚菁绿溶液和黏弹剂的混合物作为辅助染色剂,即可在短时间内(10S)完成内界膜染色的作用,增加内界膜的可视性,降低了剥膜手术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因吲哚菁绿残留对黄斑裂孔附近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的造成的毒性损害,提高了剥膜手术的安全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