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准分子屈光术后干眼的发生与术式及术前屈光度的相关性观察
作者:崔志利  文章来源: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点击数222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我科行准分子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干眼的发生与术式和患者术前不同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术前检查中没有明显干眼指征的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SBK)组,每组分为A<-8.00D),B>8.00D)组。其中LASIK-A30(60眼),LASIK-B29(58眼),SBK-A27(54眼),SBK-B29(58眼),分析比较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干眼症相关指标,分析不同术式和屈光度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结果 术后3个月时,SBK-A3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LASIK-A1例(2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散在个别点状着色,其余检查均正常。SBK-B组角膜荧光素染色(+11例(22眼)、BUT时间缩短者9例(18眼)、ST I异常者5例(10眼);LASIK-B组角膜荧光素染色(+13例(26眼)、BUT时间缩短者9例(18眼)、ST I异常者7例(14眼)。
结论 在中低度屈光不正患者中,手术方式不是术后干眼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对于术前屈光度高的患者,即使采用薄瓣下激光屈光手术,在术后3个月时,仍会有明显的干眼指征,提示我们对于高度近视屈光术后干眼的防治,应采用更多其他有效的措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