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人玻璃体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分化作用和特点。
方法 低传代(4-6代)人原代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两组体外培养,一组用10%血清的DMEM/F12培养,一组用25%玻璃体含10%血清的DMEM/F12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分别用细胞划痕法、Transwell小室法及I型胶原收缩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及收缩能力。异硫氰酸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α-SMA,Vinculin,Snail1的表达。
结果 与10%FBS DMEM/F12培养相比,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48h,25%玻璃体培养的细胞体形变长,呈一端扇形另一端锥性拖尾改变或梭形改变;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细胞收缩能力无显著变化;10%FBS培养的细胞F-肌动蛋白骨架主要分布于细胞边缘,呈椭圆形外观,而25%玻璃体培养的细胞F-肌动蛋白骨架重新排布,在一端或细胞全周边缘形成典型的扇形扁平伪足;α-SMA,Vinculin表达下降,而Snail1表达显著增强。
结论 玻璃体具有显著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分化作用,导致细胞活动性增强,未引起收缩力改变,其诱导间质样转分化方向不是向肌成纤维细胞样转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