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视疲劳患者的屈光状态特点,及与年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等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个性化屈光不正的矫正对缓解视疲劳症状起到的明显作用。
方法 选择59例门诊病人,均未带过矫正镜,且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有眼酸胀,畏光流泪,干涩,事物模糊,头痛,恶心等类视疲劳症状。并已除外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首先 给以初步的眼科常规检查,视野检查,除外器质性眼病(不包括白内障)。59例病人年龄均在39--75岁之间,城市人口,裸眼视力均在0.5--1.0之间。其中0.5--0.6 81眼,0.8 25眼,1.0 12眼。经过电脑验光和检影眼光后均矫正到0.8--1.2,然后我们根据每例患者工作,生活习惯,综合考虑患者用眼习惯对其矫正度数进行加减调整,最终达到最理想的合适矫正度数。
结果 59例118眼其中115眼给以矫正镜配带,其中单纯远视+1.0D--+2.0D13眼,大于+2.0D2眼,单纯远视散光17眼,复合远视散光44眼,单纯近视3眼,单纯近视散光14眼,复合近视散光18眼,混合散光4眼。配带矫正镜后一个月复诊,15例症状基本消失,28例症状明显缓解,11例症状减轻,5例未改善。在118眼中远视,远视散光占到65%,这部分病人既往视力较好,但随年龄增长,用眼频繁,曾经的隐性屈光不正由于睫状肌的老化和疲劳而得不到有效调节而逐渐变成显性屈光不正,在得不到正确矫正情况下而使视疲劳逐渐加重,而这部分病人是最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群体。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文化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但是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丰富多采的同时,也在危害着我们的眼睛,视疲劳的患者数量在快速增长,症状越发的复杂多变,病人对视功能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因此我们在为这部分病人服务时不能单纯以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的好坏为指导,而是应该考虑到病人最通常的用眼习惯给以合适的矫正镜,以减轻病人视疲劳症状为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