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优势眼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唐颖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  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优势眼眼别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160例,年龄20—35岁,男82例,女78例,双眼球镜度差值≤2.00D,其中105例双眼球镜度差值≤0.50D。记录其年龄,性别,左右利手,测量其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在医学验光基础上测量屈光度,调节反应(MEN),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并结合卡洞法判别双眼中优势眼的眼别。将优势眼眼别与年龄,性别,左右利手,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调节反应(MEN),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屈光度球镜成分,屈光度柱镜成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优势眼与年龄,性别,左右利手,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调节幅度,调节反应和屈光度球镜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裸眼近视力好的眼别和矫正近视力好的眼别显著相关(P<0.05),与调节灵活度好的眼别显著相关(P<0.05); 双眼球镜度差值≤0.50D的105例近视患者优势眼的眼别与散光程度小的眼别相一致的有73例,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优势眼在近距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散光程度影响优势眼的选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