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中国国内真菌性角膜炎分离镰孢菌的基因型和亚型以及对于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和药物研制提供帮助。
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室自角膜分离的形态学鉴定为镰孢菌的真菌菌种,提取DNA 后,PCR扩增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测序后,登录 http://fusarium.cbio.psu.edu/,以其序列作为询问序列进行比对,以其相似性最高者作为镰孢菌的基因型。对分离的部分镰孢菌菌种,采用NCCLSM38-a方案对常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两性霉素、氟康唑、硝酸咪康唑、硝酸益康唑、 5-氟胞嘧啶、克霉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纳他霉素、制霉菌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应用SPSS16.0频数分析计算MIC50、MIC90。
结果 共分析分离的镰孢菌属真菌575株,曲霉2株。发现镰孢菌TEF1-α基因PCR阳性率92.3%(531/575),曲霉阴性。测序后,501株获得序列,2株在网上未见匹配序列,即以TEF1-α测序的阳性率86.8%(499/575)。 基因检测发现真菌性角膜炎感染以腐皮镰孢菌复合体(Fusarium solani species complex,FSSC)最多见,约占55.3%,其次为串珠镰孢菌,包括Fusarium verticilliodes 和GFSC(Gibberella 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占17.7%,第三位Fusarium proliferatum, 12.3%, FOSC(Fusarium oxysporum species complex)少见,仅1.7%。FSSC有35个基因亚型,以FSSC5-d(18.0%)、FSSC3+4-eee(8.8%)和 FSSC3+4-ii(6.2%)多见。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镰孢菌属对于5-氟胞嘧啶、氟康唑、那他霉素、伊曲康唑不敏感,其MIC50、MIC90菌在其耐药折点,对其他药物也多处于中介敏感状态,MIC50多在中介敏感范围,药物的MIC值与真菌的基因菌种无确切的一致性。
结论 以TEF1-α序列作为检测基因,能对大多数分离的镰孢菌种进行基因鉴定,检出率为86.8%;河南省真菌性角膜炎感染患者的镰孢菌种多为FSSC和串珠镰孢菌;镰孢菌属对于5-氟胞嘧啶、氟康唑、那他霉素、伊曲康唑不敏感,对其他药物也多中介敏感;以TEF1-α序列进行的基因的真菌菌种鉴定与其药物敏感性无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