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探讨术中注意事项和手术技巧。
方法 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者(32眼)作为研究对象,29眼在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眼在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记录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所见,对术前检查和术后末次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和前房角宽度等眼前段结构指标。
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平坦,前房角开放,小梁表面沉着较多色素;32眼中前房角全部开放24眼(均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32眼术前眼压均>50 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5.3 ± 5.0 mmHg,其中小于21 mmHg者28眼(均于急性发作72h内手术),21 ~ 27 mmHg者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急性发作120h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47 ± 0.12 mm,增加到术后3.74 ± 0.36 mm,差异有显著性(t = 34.69 , P<0.001)。前房容积由术前63.1 ± 13.6 mm3,增加到术后145.8 ± 13.2 m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 22.50 , P<0.001)。 房角宽度术前为16.8 ± 3.9,术后增加为40.5 ± 5.1,差异有显著性(t = 23.81, P<0.001)。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症的选择。术中宜采用撕囊针完成CCC,选择crater and chop 超乳技术,结合bevel-down手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