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视神经间接损伤是指眼眶外上缘、额部或头面部受暴力打击后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常预后不良。我院头面部外伤患者甚多,现将我院2006年 ~ 2009年18例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总结如下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8 ~ 64岁,平均36.2岁。右眼10例,左眼8例,均单眼受伤。致伤原因:拳击伤3例,车祸伤8例,摔伤5例,钝器砸伤2例。伤后就诊时间10min ~ 10d。伤后检查:视力无光感者9例,数指4例,手动2例,0.06 ~0.3者3例。18例患眼瞳孔均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或极迟钝,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底均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7例颅底骨折,2例视神经管骨折,1例眶下壁骨折,6例可见额部皮下血肿。1.2 治疗方法 本组18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均采用如下治疗原则:静滴地塞米松20mg/d,连续静滴7d后减量,2WK后改强的松40 mg口服,渐减量,20%甘露醇250 ml/d,胞二磷胆碱0.75/d,ATP40 mg/d,连用15d,VitB1100 mg、VitB12250 vg,每日肌肉注射连用15d,口服VitE烟酸酯、维脑路通等。
结果 本组随诊3 ~ 10mo,其中9例无光感者经治疗后3例视力上升至0.06,1例0.1,5例无改变;4例数指经治疗后2例0.3,2例0.2;2例手动者经治疗后1例0.1;3例0.06 ~ 0.3者经治疗后1例0.3,1例光感,1例0.4。
讨论 目前视神经间接损伤仍是一非常棘手的疾病,因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很难肯定,故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脱水剂及营养剂及血管扩张剂,可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力,大剂量皮质类固醇,通过稳定细胞膜溶酶体膜,减少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对组织的损伤,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维持局部血液循环及需氧能力代谢等机制;减轻损伤区继发变性和坏死,早期冲击量应用对挽救患者的视力十分重要。配合20%甘露醇组织脱水降压及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的相辅应用。本组病例经及时药物治疗,有12例(66.6%)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针对视神经间接损伤早期予以充分积极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