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自主生产的以微光电探测器阵列(Micro-photodetector array, MPDA)为基础的柔性视网膜下植入的视觉修复性器件的动物在体生物相容性,为自主生产的柔性视觉修复性器件的应用,提供了安全性的可靠数据。
方法 将柔性视觉修复性器件经脉络膜巩膜途径植入正常青紫蓝兔眼内(共20只,20眼),进行眼底镜观察、眼底照相,并分别于植入后1个月和5个月进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并于植入后5个月行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 (1)经脉络膜巩膜途径柔性视觉修复性器件的植入方法可将器件植入到视网膜下、脉络膜腔隙或脉络膜下,至少到术后5个月时,无明显位移、炎性渗出和视网膜脱离;(2)不同时间点病理切片观察,发现术后1个月时无明显包裹囊膜出现,但器件背面(远离视网膜面),有巨噬细胞增殖迹象,术后5个月时可见薄层纤维包裹,巨噬细胞聚集现象消失,邻近的视网膜各层完整,没有明显细胞坏死迹象;(3)免疫组化发现5个月时在植入部位只有有轻微的增殖迹象,多数是植入物的边缘,而视网膜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染色在植入部位和邻近的正常视网膜没有明显的区别。
结论 柔性视觉修复性器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长期植入虽然会形成轻微组织包裹,但对视网膜内细胞影响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