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髓鞘碱性蛋白对小鼠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的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作者:陈慧慧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点击数26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抗原蛋白,而MBP致敏特异性T细胞将介导中枢神经元脱髓鞘病变。本研究将探讨在小鼠急性高眼压模型中,MBP免疫超敏以及MBP免疫耐受分别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产生的免疫损伤或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MBP联合弗氏不完全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皮下注射诱导MBP免疫超敏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卵清蛋白(Ovalbvmin,OVA)联合IFA免疫小鼠。使用静脉小剂量连续注射MBP诱导MBP免疫耐受小鼠模型,对照组为注射OVA。两周后通过Elispot检测模型小鼠MBP抗原免疫状态。同时对MBP免疫超敏小鼠组以及MBP免疫耐受小鼠组诱发100mmHg一小时急性高眼压,并且检测7及28天RGCs密度变化。同时检测视网膜内T细胞及小交织细胞的数目,以及IgG抗体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
结果 2周后MBP超敏小鼠Elispot结果为102±14,显著高于免疫耐受小鼠18±9 (spots/well,p<0.001),MBP免疫超敏小鼠分别在急性高眼压后7及28天时RGCs密度为:2968±293, 1671±361 较对照组3012±284,1812±291(neurous/mm2)具有显著差异(p<0.001)。而MBP免疫耐受小鼠分别在高眼压后3及28天时RGCs密度为:3359±412,2171±227 较对照2912±324,1838±128 (neurous/mm2)具有显著差异 (P<0.01)。同时在MBP超敏小鼠模型中较对照组及MBP免疫耐受小鼠T细胞及小交织细胞数目显著上升,以及大量IgG沉积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同时IFN-γ、 IL-1、 TNF-alpha,及Vimentin和GFA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
结论 MBP抗原免疫高敏状态对急性高眼压RGCs具有显著的损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抗原致敏特异性T细胞以及小交织细胞介导的免疫毒性作用实现。而MBP免疫耐受状态对急性高眼压RGCs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