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初步探讨Humphrey视野计最新版本随访软件(Guided Progression Analysis, GPA-II)中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 VFI)用作青光眼视野损害分级指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7例88眼,依据Humphrey视野检查结果模式偏差图中特征性损害的典型表现,按照损害的不同程度将临床病程划分为四个分期:早期35眼、中期27眼、晚期15眼、末期11眼。分别计算和比较各期患者中VFI和原有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I)的平均值。在临床数据的基础上,通过95%参考值范围的统计分析对VFI做相应等级的划分。
结果 四期患者中VFI的平均值(X±S)分别为:早期=92.3%±5.9%、中期=63.7%±11.6%、晚期=34.3%±7.5%、末期=13.1%±4.5%;MD的平均值(X±S)分别为:早期=-6.93±2.06、中期=-14.38±2.17、晚期=-23.35±3.44、末期=-28.06±2.31。二者数值上均随损害程度加重而减小,但递减比值的一致性前者优于后者,而且后者晚期和末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立样本t检验,t= 0.942<t0.05/2(24)= 2.064, P>0.05)。VFI大致划分为早期>80%、中期= 80%~51%、晚期= 50%~20%、末期<20%。
结论 视野指数(VFI)用作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分级指标是可行的,而且比现行的平均缺损指数(MDI)可以更有效地反映青光眼的视野损害程度,但尚需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