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大鼠视网膜慢性高眼压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吕炳健、…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 710038  点击数1598  更新时间:2004/6/1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在SD大鼠视网膜正常和慢性高眼压模型中的表达及与慢性高眼压损伤的关系。 方法 55只雌性SD大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实验组 G6hr(慢性高眼压术后6小时)、G12hr、G1d、G3d、G7d、G14d、G28d和对照组C6hr、C7d、C14d 、C28d,每组5只大鼠。随机取一只眼为观察眼,使用巩膜上静脉烧烙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大鼠正常和慢性高眼压模型下视网膜及其各层结构PEDF的表达和变化规律。 结果 G6hr、G12hr组视网膜PEDF的表达与C6hr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从G1d组PEDF表达较C7d开始逐渐增高,并且随时间呈现递增趋势,到G28d组达到高峰,各对照组PEDF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对照组PED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视感觉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内颗粒层、内网状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实验组PEDF的表达在色素上皮层、内网状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明显增多;PEDF与β-tubulin(β波形蛋白) 荧光双标染色显示两者共存,主要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和节细胞层。免疫印迹法显示的结果与免疫组化的结果一致。 结论 视网膜PEDF表达的变化与慢性高眼压损伤存在密切的时效和空间关系,这提示PEDF可能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保护有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