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云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眼科学研究室  点击数24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我国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特点。
方法 对该家系三代人90名成员中的46位进行病史采集、静脉采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A、B超、角膜厚度、眼压等测定。并取其中两名患者及一位正常成员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30μg),进行外显子组全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寻找致病变异。
结果 该家系已追踪7代,共229人,其中患者37人,家系成员发病最小年龄在7岁,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现存患者均表现相似症状,且均为男性,呈强烈的父系遗传。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双眼对称性发病,自诉10岁左右时视力开始逐渐下降,老年时仅余光感视力,经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可提高。眼前节检查:晶状体点片状混浊呈雪花状排列,年长患者晶体混浊程度重于少年患者。在5名经白内障手术后可查见眼底的患者中,4名患者视网膜色素见异常,伴有豹纹样改变和视盘萎缩。对外显子组测序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去掉基因间、intron区域、UTR区域和同义的SNP后,分步通过三个公共数据库(dbSNP129, 1000 genomes, HapMap8)进行过滤,得到与公共数据库不一样的SNP。最后,过滤掉正常对照共有的变异后,筛选得到165个杂合新生突变。哪些是真正的致病基因需在其他患者中通过Sanger测序进一步验证,目前正在进行中。
结论 该家系呈罕见的父系遗传模式,不符合之前报道的白内障家系的发病特征,其致病变异通过外显子组缩小范围,有望通过在其他患者及对照中验证与疾病共分离的变异,来鉴定致病基因及致病位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