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以后的患者发生白内障时,如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和进行人工晶体测算,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质量以及减少大泡性角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选择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白内障要求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检测双眼的B超、UBM,角膜的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密度、眼轴长度,双眼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角膜移植术后存在不规则角膜散光,患者角膜移植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双眼的人工晶体测算是重要的参考,多指标综合分析后确定人工晶体的屈光度;手术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娩出晶体核,平衡盐液低流量冲洗前房,最大限度地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创伤;术后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避免内皮功能失代偿的发生。
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的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出现医源性屈光的改变,未诱导排斥反应,无大泡性角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对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患者,多因素结合进行人工晶体屈光度的测算,采用小切口摘出白内障技术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视觉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