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视网膜静脉阻塞致虹膜新生血管激光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孟凡玲  文章来源: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  点击数335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致虹膜新生血管患者氩激光治疗的疗效及体会,认识激光治疗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  。
方法 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1例,11只眼,11例患者均已出现虹膜新生血管,3例已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例,分支静脉阻塞5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查视力、眼底照相,根据荧光素血管造影确定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部位 ,评估无灌注区的大小和范围,一次或分次进行氩激光光凝,术后观察2~12周再行荧光素血管造影复查,如果再次出现新的病变或激光光凝不全而残留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新生血管再形成,并且部分伴发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则需要补充光凝,术后再观察随访3—12个月,在此期间定期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的差别,定期复查眼底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虹膜及视神经损伤,未出现视网膜出血现象,视力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下降。
结果 本组病例中11只眼激光光凝后,8只眼新生血管消退,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血管消退后眼压降至正常,1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予近超全视网膜光凝后,新生血管部分消退,眼内压仍高,因病人伴眼痛,并且病人尚存在一定的视力,为防止因为长时间高眼压对视功能进一步的损伤,给予视网膜冷凝,术后眼压正常。
结论 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新生血管的患者,如果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充分的视网膜光凝,能有效的促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并且可以阻止新生血管的进一步形成,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等。也是挽救患者视力,避免病变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术后应定期随访,必要时补充激光治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