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LASIK术后角膜表面形态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行LASIK术患者46例,平均年龄25.22±3.98岁(19~37岁),每例取右眼数据,平均等效球镜为-4.92±1.65D(-2.13~-8.75D),于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进行测量,分析角膜后表面中央和最薄点高度,以及6.0mm分析直径下的3~5阶RMSh、C7、C8和C12。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若方差齐时选择LSD法, 方差不齐时选择Dunnettt3法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
结果 1.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角膜中央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24±1.93、-0.01±3.02、0.17±3.18、-0.45±2.74、-0.65±2.85um,术后3月和6月角膜后表面比术前明显变平坦(p=0.010、0.004),,其余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角膜最薄点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82±2.61、0.70±3.01、0.83±3.14、0.08±3.01、-0.03±3.13um,术后6月角膜后表面比术前明显变平坦(p=0.000),其余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所有眼角膜基质剩余厚度平均为342.26±35.71um(287~459um),与角膜中央、最薄点后表面变化无相关((p=0.494、0.860)。3.手术前后各期间角膜后表面RMSh、C7、C8和C1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在剩余基质厚度大于280um时,LASIK术不会引起医源性圆锥角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