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急性黄斑区视神经视网膜炎的临床特征
作者:孙祖华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766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黄斑区视神经视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至今临床上诊断为急性黄斑区视神经视网膜炎的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65岁。视力指数~1.2。 分析其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的表现特征,分析其相关发病因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结果 8例患者中7例确诊为梅毒,另外1例原因不明。6例患者双眼发病,2例患者单眼发病。8例患者临床眼底表现几乎完全一样,眼底均表现为黄斑区灰黄色污秽样改变。部分患者的FFA显示视盘强荧光,黄斑区微小血管扩张渗漏,ICGA显示黄斑区低灌注性弱荧光,OCT显示黄斑区IS/OS-脉络膜毛细血管带的局灶性缺损。经过积极的抗梅毒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明显好转,眼底表现明显改善。
结论 急性黄斑区视神经视网膜炎(Acute macular neuroretinitis, AMN)是属于急性区域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uter retinopathy, AZOR)的一类,其发病机制不详,但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故在眼科尤其是眼底病的诊治中,梅毒的常规检查相当重要。治疗主要是对因进行抗梅毒治疗,眼科方面辅助药物治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