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检验飞行员特殊视觉功能检查仪各项检查功能在航空航天医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方法 某院校共167名男性学生参加各部分实验,将该仪器与目前航空航天医学体检中所采用的常规仪器比较,由同一检查者按照各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果 1.远视力检查:LogMAR与E形视力表结果在1.0-1.2(0~-0.2)区间均为63眼,占75%,C形视力表为56眼,占67%。经统计分析,飞行员特殊视觉功能检查仪E形与C形远视力检查结果和LogMAR视力表检查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2.近视力检查: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检查结果的几何均值为:-0.016±0.15,标准近视力表检查结果的几何均值为:-0.013±0.16。经统计分析,飞行员特殊视觉功能检查仪近视力检查与标准近视力表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3.色觉检查:三种检查结果合格率均为100%。但FM-100得分个体差异较大。4.暗适应检查: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测得的快速暗适应时间为57.32±19.03 s,合格率为61.90%,YAK-II型暗适应检查仪测得的快速暗适应时间为32.81±13.18 s,合格率为95.23%。快速暗适应时间和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隐斜视检查: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内隐斜为2.83±2.47Δ,外隐斜为1.76±2.10Δ,上隐斜为0.68±0.80Δ,马氏杆隐斜计内隐斜为3.71±2.77Δ,外隐斜为2.73±2.69Δ,上隐斜为0.65±0.56Δ,同视机内隐斜为2.59±2.35Δ,外隐斜为1.97±2.10Δ,上隐斜为0.25±0.33Δ。经统计分析,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与马氏杆隐斜计在内隐斜和外隐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t=2.99, t=2.54,P<0.05),与同视机则在上隐斜有显著差异(t=3.32,P<0.05)。三种仪器的合格率分别84%,82%,94%,经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异。6.立体视觉检查: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的合格人数为49名(94.23%),Titmus检查图的合格人数为50名(96.15%),金氏双眼立体视觉检查图的合格人数为45名(86.53%)。经统计分析,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与Titmus、金氏立体视觉检查图无显著差异,Titmus检查图与金氏立体视觉检查图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有1名受试者在金氏图和Titmus检查图检查时视差为40”,但在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中却检测不到立体视。
结论 1.飞行员特殊视觉功能检查仪中视力和色觉检查结果与常规检查结果相似。2.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与YAK-II型暗适应检查仪相比,其快速暗适应时间较长,合格率较低。说明两种检查装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3.飞行员特殊视觉检查仪与同视机,马氏杆隐斜计相比,三种检查装置之间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在合格率上没有显著差异。4.飞行员特殊视觉功能检查仪中立体视觉检查功能与常规检查方法结果相似,但被试者普遍认为理解难度加大,因此在使用中的检查环境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