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分析
作者:彭娇玲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点击数534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特征,评估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8(8只眼),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236个月时,对患者行视力、mfERGOCT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OCT 显示手术后6个月内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8眼中有7眼(87.5﹪)劈裂腔消失,1眼(12.5﹪)劈裂腔部分消失。(2)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眼手术后6个月内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P<O05)(3) 术后6个月时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mfERG一阶函数核1环(黄斑中心凹区)P1 波术后潜伏期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2环(黄斑旁中心凹区)P1波术后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1环和2环的P1波振幅密度在手术后236个月时逐渐提高,但仍低于术前。mfERG一阶函数P1 波潜伏期的恢复较振幅密度要早、敏感和明显。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反应区减少或消失。 (4)OCT测量的黄斑中心凹脱离的平均高度从术前的382um下降到术后18um(5)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眼手术后6个月时,LogMAR视力、mfERG一阶函数lP1波潜伏期、黄斑中心凹脱离高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有效方法,视力、mfERGOCT可以很好地评估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手术疗效,且三者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